详解Nginx限流配置

  

下面是详解Nginx限流配置的攻略。在本攻略中,我们将会涉及到两个示例,分别是基于Token bucket算法实现的限流和基于Lua脚本实现的限流。

1. Token bucket限流算法

Token bucket算法是常见的一种限流算法,其原理是在一段时间内(例如1秒),先把一定数量的令牌放到桶里,每当请求到来时,就从桶里取一个令牌,如果取不到令牌,则请求被拒绝。

Nginx可以通过ngx_http_limit_req_module模块实现Token bucket限流算法,以下是一个示例:

http {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m rate=1r/s;

    server {
        location / {
            limit_req zone=one burst=5;
            ...
        }
    }
}

上述配置中,limit_req_zone用于定义一个限流区域,$binary_remote_addr表示客户端的IP地址;zone=one表示限流区域的名称,10m表示限流区域的大小,rate=1r/s表示限流速率为1次/s。在上述配置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one的限流区域,其大小为10m,速率为1次/s。

接下来,在location块中使用limit_req指令限制请求的次数和速率。burst参数表示在短时间内可以允许的请求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量,则请求被拒绝。例如,上述配置中burst=5表示允许在1秒内的短时间内最多处理5个请求。

2. 基于Lua的限流

除了Token bucket算法以外,还可以使用Lua脚本实现自定义的限流逻辑。以下是一个基于Lua实现的限流示例:

http {
    lua_shared_dict limit 10m;

    server {
        location / {
            access_by_lua_block {
                local limit = ngx.shared.limit
                local key = ngx.var.binary_remote_addr
                local reqs, err = limit:get(key)
                if not reqs then
                    limit:set(key, 1, 1)
                elseif reqs < 10 then
                    limit:incr(key, 1)
                else
                    ngx.exit(503)
                end
            }
            ...
        }
    }
}

上述配置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limit的共享内存区域,大小为10m。接下来,在location块中使用access_by_lua_block指令执行Lua脚本。

在Lua脚本中,我们首先获取名为limit的共享内存区域,并根据客户端的IP地址生成一个key。接着,我们通过ngx.shared.limit:get(key)获取当前IP对应的请求数量,如果获取不到则说明该IP第一次请求,此时我们设置请求数量为1,时间为1秒。如果获取到了请求数量,则使用ngx.shared.limit:incr(key, 1)递增该IP的请求数量,如果请求数量超过10,就直接返回503,表示请求过多,限流。

以上就是Nginx限流的两个示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