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 中的锁理解

    • 锁的类型
    • 全局锁

      • 缺点
      • 适用范围
    • 表级锁

      • 表锁
      • 元数据锁
      • 意向锁
      • 自增锁
    • 行锁

      • Record Lock
      • Gap Lock
      • Next-Key Lock
      • 插入意向锁
    • 加锁的原则

      • 1、主键等值查询
      • 2、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 3、主键索引范围锁
      • 4、非唯一索引范围查询
      • 5、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 6、limit 语句加锁
    • 总结
    • 参考

MySQL 中的锁理解

锁的类型

MySQL 找那个根据加锁的范围,大致可以分成全局锁,表级锁和行级锁。

全局锁

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加锁。

加锁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解锁

unlock tables

全局锁会让整个库处于只读状态,之后所有的更新操作都会被阻塞:

  • 数据更新语句(数据的增删改);

  • 数据定义语句(包括建表、修改表结构等)和更新类事务的提交语句。

缺点

如果对主库加锁,那么执行期间就不能执行更新,业务基本上就停摆了;

如果对从库加锁,那么执行期间,从库就不能执行主库同步过来的 binlog,会导致主从延迟。

适用范围

全局锁的典型使用场景是,做全库逻辑备份。也就是把整库每个表都select出来存成文本。

不过为什么要在备份的时候加锁,不加锁的话,备份系统备份的得到的库不是一个逻辑时间点,这个视图是逻辑不一致的。

官方自带的逻辑备份工具是 mysqldump。当 mysqldump 使用参数 –single-transaction 的时候,导数据之前就会启动一个事务,来确保拿到一致性视图。而由于 MVCC 的支持,这个过程中数据是可以正常更新的。

对于 MyISAM 这种不支持事务的引擎,mysqldump 工具就不能用了,所以 全局锁 虽然缺点很多,但是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表级锁

MySQL 中的表级别的锁包括:表锁,元数据锁(meta data lock,MDL)。

比如 InnoDB 中的意向锁和自增锁(AUTO-INC Locks)也都是表级别的锁。

下面来一一分析下

表锁

表锁,就是会锁定整张表,它是 MySQL 中最基本的锁策略,并不依赖于存储引擎,被大部分的 MySQL 引擎支持,MyISAM 和 InnoDB 都支持表级锁,由于表级锁一次会将整个表锁定,所以可以很好的避免死锁问题。当然,锁的粒度大所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出现锁资源争用的概率也会最高,导致并发率大打折扣。

表级别的锁,和全局锁一样可以使用 unlock tables 主动释放锁,也可以在客户端断开的时候自动释放锁。

加锁

// 表级别的共享锁,也就是读锁
lock tables t1 read

// 表级别的排它锁,也就是写锁   
lock tables t1 write

释放锁

unlock tables

表锁除了会限制其它线程的读写,还会限制当前线程接下来的操作。

如果一个线程加了表级别的读锁,其他线程对该表的写操作,都会被阻塞,同时当前线程接下来对该表的写入操作也不能执行,会报错当前表有一个读锁,直到表锁的读锁被释放。

元数据锁

MDL(metadata lock) 元数据也是表级别的锁。

MDL 锁主要使用来维护表元数据的数据一致性,MDL 不需要显式使用,在访问一个表的时候会被自动加上,避免在进行读取或者写入的时候,其它线程对数据表做出修改,造成写入或者读取的结果异常。

因此,在 MySQL 5.5 版本中引入了MDL,当对一个表做增删改查操作的时候,加MDL读锁;当要对表做结构变更操作的时候,加 MDL 写锁。

  • 读锁之间不互斥,因此你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对一张表增删改查;

  • 读写锁之间、写锁之间是互斥的,用来保证变更表结构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如果有两个线程要同时给一个表加字段,其中一个要等另一个执行完才能开始执行。

给一个表加字段会可能会导致整个库崩掉,为什么呢?

mysql

来分析下上面的栗子

1、session A 首先启动事务,使用了一个查询,因为是查询,所以对 user 表会加一个 MDL 读锁;

2、session B 因为也是查询,所以也是加 MDL 读锁,读读不互斥,所以改该查询就正常进行了;

3、session C 是一个对表添加字段的操作,会加 MDL 写锁,因为 session A 中的读锁还没有提交,读写互斥,该线程就会被阻塞了;

4、session D 也是一个读锁,不过因为 session C 加了一个写锁,这时候 session D 的读锁会被 session C 阻塞,因为申请 MDL 锁的操作会形成一个队列,队列中写锁获取优先级高于读锁,一旦出现 MDL 写锁等待,会阻塞后续该表的所有 CRUD 操作。这样后面申请 MDL 读锁都会被阻塞,因为对表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先申请MDL读锁,基本上这个表就完全不能读写了。

如果某个表上的查询语句频繁,而且客户端有重试机制,也就是说超时后会再起一个新 session 再请求的话,这个库的线程很快就会爆满。

MDL 锁会需要等到事务提交的时候才会被释放,这样在给表加字段的时候遇到一个长事务,就可能会导致数据表崩掉。

如何安全的对数据表添加字段呢?

设置 alter table 语句中的等待时间,如果在指定时间没有拿到 MDL 写锁,直接退出,不至于长时间阻塞后面的业务操作。失败,就后面多尝试几次。

意向锁

InnoDB 存储引擎支持多粒度锁,这种锁定允许事务在行级别上的锁和表级别上的锁同时存在。这种锁就是意向锁。

意向锁有两种:

1、意向共享锁:在使用 InnoDB 引擎的表里对某些记录加上「共享锁」之前,需要先在表级别加上一个「意向共享锁」;

2、意向独占锁:在使用 InnoDB 引擎的表里对某些纪录加上「独占锁」之前,需要先在表级别加上一个「意向独占锁」;

意向锁的作用?

意向锁是放置在资源层次结构的一个级别上的锁,以保护较低级别资源上的共享锁或排它锁。

意向共享锁和意向独占锁是表级锁,不会和行级的共享锁和独占锁发生冲突,同时意向锁之间也不会发生冲突。只会和表级别的共享锁和表级独占锁发生冲突。

意向锁是 InnoDB 自动加的,不需要用户干预。这样一个事务在表中一些记录加独占锁,InnoDB 就会自动加表级别的意向锁独占锁,这样其他的事务如果对该表加表级别的独占锁,就不用遍历表里面的记录,通过表级别的意向锁直接就能判断当前事务是够会被阻塞了。

简单的讲就是意向锁是为了快速判断,表里面是否有记录被加锁。

自增锁

自增锁(AUTO-INC)是一种表级锁,专门针对插入 AUTO_INCREMENT 类型的列。可以该列的值,数据库会自动赋值自增的值,这主要就是通过自增锁实现的。一般会在主键中设置 AUTO_INCREMENT。

自增锁(AUTO-INC)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表锁机制,为了提高插入的性能,锁不是在一个事务完成后才释放,而是在完成是自增长值插入的 SQL 语句后立即释放。

不过自增锁(AUTO-INC)在进行大量插入的时候,另一个事务中的插入会被阻塞。从 MySQL 5.1.22 版本开始,InnoDB 提供了一种轻量级互斥的自增实现机制,大大提高了自增插入的性能。

通过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来控制锁的类型。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说明
0 采用 AUTO-INC 锁,执行语句结束后释放锁,这种方式锁粒度大,比较重
1 针对批量插入采用 AUTO-INC 锁,针对简单插入采用轻量级的互斥锁,如果当前有事务进行批量的数据插入,后面的简单插入需要等待前面 AUTO-INC 锁的释放才可以插入,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同一 insert 语句插入的自增 ID 都是连续的
2 所有的插入操作都使用轻量的互斥锁,锁的粒度小,多条语句插入存在竞争,自增长的值可能不连续

不过当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 2 搭配 binlog 的日志格式是 statement 一起使用的时候,在主从复制的场景中会发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下面来分析下

首先来看下 binlog 的格式

binlog 有三种格式:

1、Statement(Statement-Based Replication,SBR):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 SQL 都会记录在 binlog 中,里面记录的是执行的 SQL;

Statement 模式只记录执行的 SQL,不需要记录每一行数据的变化,因此极大的减少了 binlog 的日志量,避免了大量的 IO 操作,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正是由于 Statement 模式只记录 SQL,而如果一些 SQL 中包含了函数,那么可能会出现执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说 uuid() 函数,每次执行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随机字符串,在 master 中记录了 uuid,当同步到 slave 之后,再次执行,就获取到另外一个结果了。

所以使用 Statement 格式会出现一些数据一致性问题。

2、Row(Row-Based Replication,RBR):不记录 SQL 语句上下文信息,仅仅只需要记录某一条记录被修改成什么样子;

Row 格式的日志内容会非常清楚的记录下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这样就不会出现 Statement 中存在的那种数据无法被正常复制的情况。

比如一个修改,满足条件的数据有 100 行,则会把这 100 行数据详细记录在 binlog 中。当然此时,binlog 文件的内容要比第一种多很多。

不过 Row 格式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日志量太大了,特别是批量 update、整表 delete、alter 表等操作,由于要记录每一行数据的变化,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日志,大量的日志也会带来 IO 性能问题。

3、Mixed(Mixed-Based Replication,MBR):Statement 和 Row 的混合体。

在 Mixed 模式下,系统会自动判断该用 Statement 还是 Row:一般的语句修改使用 Statement 格式保存 binlog;对于一些 Statement 无法准确完成主从复制的操作,则采用 Row 格式保存 binlog。

下面分析下 当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 2 搭配 binlog 的日志格式是 statement 一起使用的时候,在主从复制的场景中为什么会发生数据不一致。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c` (`c`)
) ENGINE=InnoDB;
session A session B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1,1)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2,2)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3,3)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4,4)
create table t2 like t;
insert into t2 values(null,5,5) insert into t2(c,d) select c,d from t;

分析下上面语句的执行

首先 session A 先写入了4条数据,然后 session B 创建了相同的 t2 表。

接下来 session Asession B 在相同的时刻写入数据到表 t 中。

因为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 2 插入语句在申请万自增主键之后就会马上释放自增锁,不需要等待插入语句执行完成。

那么就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1、session B 首先插入语句 (1,1,1),(2,2,2),(3,3,3);

2、session A 申请到了自增的 id = 4,插入数据 (4,5,5);

3、session B 继续执行插入数据 (5,4,4)。

这样看下来没什么影响,表 t 中的数据也都插入到了 t2 中,只是主键 ID 有点不同。

binlog_format=statement 的时候在来看下 binlog 是如何同步从库的数据。

因为两个 session 是同时插入数据的,binlog 对表 t2 的更新日志只会有两种情况,先记录 session A 的或者先记录 session B 的,同时 binlog 在从库中的数据执行,也都是顺序性的,生成的id都是连续的,不会出现主库中,两个 session 并行间隙插入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从库和主库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如何解决呢?可以设置 binlog 的类型为 row,这样 binlog 会把插入数据的操作都如实记录进来,到备库执行的时候,不再依赖于自增主键去生成,同时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设置为 2。

对于普通的 insert 语句里面包含多个 value 值,即使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设置为 1,也不会等语句执行完成才释放锁。因为这类语句在申请自增 id 的时候,是可以精确计算出需要多少个 id 的,然后一次性申请,申请完成后锁就可以释放了。

对于批量的数据插入,类似 insert … select、replace … selectload data 语句。这种是不能这样操作的,因为不知道预先要申请多少个 ID。

批量的数据插入,如果一个个的申请 id,不仅速度很慢,同时也会影响插入的性能,这肯定是不合适的。

因此,对于批量插入数据的语句,MySQL有一个批量申请自增id的策略:

1、语句执行过程中,第一次申请自增id,会分配1个;

2、1个用完以后,这个语句第二次申请自增id,会分配2个;

3、2个用完以后,还是这个语句,第三次申请自增id,会分配4个;

4、依此类推,同一个语句去申请自增id,每次申请到的自增id个数都是上一次的两倍。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1,1);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2,2);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3,3);
insert into t values(null, 4,4);
create table t2 like t;
insert into t2(c,d) select c,d from t;
insert into t2 values(null, 5,5);

insert…select,实际上往表 t2 中插入了 4 行数据。但是,这四行数据是分三次申请的自增 id,第一次申请到了 id=1,第二次被分配了 id=2id=3, 第三次被分配到 id=4id=7

由于这条语句实际只用上了 4 个 id,所以 id=5id=7 就被浪费掉了。之后,再执行 insert into t2 values(null, 5,5),实际上插入的数据就是(8,5,5)

所以总结下来数据插入,主键 ID 不连续的情况大概有下面几种:

1、事务回滚,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出错,主键冲突,或者主动发生回滚,会导致已经申请的自增 ID 被弃用;

2、批量数据插入的插入优化,批量数据插入 MySQL 会有一个批量的预申请自增 ID 的策略。

行锁

MySQL 的行锁是在引擎层由各个引擎自己实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行锁的,比如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行锁,InnoDB 是支持行锁的,这也是 MyISAM 被 InnoDB 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主要来介绍下 InnoDB 中的行锁。

行锁主要有下面三类:

1、Record Lock,记录锁,也就是仅仅把一条记录锁上;

2、Gap Lock,间隙锁,锁定一个范围,但是不包含记录本身;

3、Next-Key Lock: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

Record Lock

Record Lock 记录锁,这个很好理解,比如事务 A 更新了一行,而这时候事务 B 也更新了同一行,则必须等待事务 A 的操作完成才能更新。

在 InnoDB 事务中,行锁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加上的,但并不是不需要了就立刻释放,而是要等到事务结束时才释放。

所以当事务中需要锁多个行,要把最可能造成锁冲突。最可能影响并发度的锁尽量往后放。

同时记录锁还分成读锁和写锁:

共享锁(S锁)也叫读锁,满足读读共享,读写互斥。

独占锁(X锁)也叫写锁,满足写写互斥、读写互斥。

如果一个事务 A 对一条数据加了读锁,那么另外一个事务 B 如果同样也加了读锁,这两个事务不会互斥,都能正常读取,如果事务 B 加的是写锁,那么事务 B 就需要等待事务 A 的读锁释放之后,才能操作加锁。

如果一个事务 A 对一条数据加了写锁,那么其他的事务对这条数据加锁,无论是读锁还是写锁都需要等待事务 A 释放才能继续加锁。

如何加锁

//对读取的记录加共享锁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对读取的记录加独占锁
select ... for update;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条记录被加了记录锁,其它事务如果只是简单的查询,没有使用当前读,那么是不会被阻塞的,因为会通过 MVCC 找到当前可读取的版本数据,直接返回数据即可。

Gap Lock

间隙锁(Gap Lock)是 Innodb 在可重复读提交下为了解决幻读问题时引入的锁机制。

幻读的问题存在是因为新增或者更新操作,这时如果进行范围查询的时候(加锁查询),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这时使用普通的行锁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要求,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加锁,间隙锁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

mysql

如上图,上面加了 id 范围为 (4,6) 的间隙锁 ,那么其他事务进行 id 为 5 的主键数据插入就会被阻塞,直到间隙锁被释放。

间隙锁之间是兼容的,两个事务之间可以共同持有包含相同间隙的间隙锁,同时也不存在互斥关系,间隙锁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幻读问题而提出的。

Next-Key Lock

Next-Key Lock,是 Record Lock + Gap Lock 的组合,锁定一个范围,并且锁定记录本身。

mysql

如果对 id 范围为 (4,6] 加了 Next-Key Lock,除了 id 为 5 的主键数据插入就会被阻塞,同时 id 为 5 的主键数据修改也会被阻塞。

插入意向锁

插入意向锁是一种间隙锁形式的意向锁,在真正执行 INSERT 操作之前设置。

一个事务在数据插入的是时候会判断插入的位置是否加了被其它的事务加了间隙锁或临键锁。如果有的话,就会阻塞,直到间隙锁或临键锁被释放才能执行后面的插入。

因为插入意向锁也是一种意向锁,意向锁只是表示一种意向,所以插入意向锁之间不会互相冲突,多个插入操作同时插入同一个 gap 时,无需互相等待。

加锁的原则

分析完了 MySQL 中几个主要的锁,再来看下这几个锁在 MySQL 中的使用。

这里引用下丁奇大佬在极客时间专栏中的总结

MySQL 后面的版本可能会改变加锁策略,这个原则是在下面版本中总结的,5.x系列<=5.7.24,8.0系列 <=8.0.13

加锁原则:

1、加锁的对象是索引,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是前开后闭区间;

2、只有语句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加锁优化:

1、索引中的等值查询,如果加锁的对象是唯一索引,这时候锁就从 next-key lock,变成行锁了,因为只需要锁住对应的一行就行了;

2、索引中的等值查询,索引是唯一索引,查询的值没有找到,或者索引是普通索引 就会锁住一个范围,向右遍历最后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并将其锁住,这时候next-key lock,就会变成 Gap Lock 了,这个条件是确定加锁的右边范围;

同时,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下面来几个栗子来具体的分析下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1、主键等值查询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begin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7
insert into t values(8,8,8)
(blocked)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10

可以看到 session B 中的插入操作被阻塞了,下面来分析下

session A

1、加锁的对象是索引,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首先会加 next-key lock (5,10];

2、又因为 id = 7 这行数据,数据库中不存在,索引中的查询,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数据,就会锁住满足条件的范围数据,向右遍历最后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并将其锁住,这时候next-key lock,就会变成 Gap Lock 了;

所以 session A 首先会加一把 (5,10) 的间隙锁。

session B

因为是数据插入操作,会加插入意向锁,因为 (5,10)已经被 session A 锁住了,所以 id = 8 的数据就不能插入了,会被阻塞。

session C

session C 因为 id = 10 这行数据是存在的,并且 id 为主键索引。根据上面的加锁原则,首先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索引中的等值查询,如果加锁的对象是唯一索引,这时候锁就从 next-key lock,变成行锁了。

2、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session D
begin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5 lock in share mode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5
insert into t values(7,7,7)
(blocked)
insert into t values(2,2,2)
(blocked)

可以看到 session C 被阻塞了,下面来分析下

session A

首先 session A 加了一个 id = 5 的读锁。

1、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首先会加 next-key lock (0,5]

2、索引中的等值查询,索引是唯一索引,查询的值没有找到,或者索引是普通索引 就会锁住一个范围,向右遍历最后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并将其锁住,这时候next-key lock,就会变成 Gap Lock了, (5,10) 同样也会被锁住;

这样加锁的范围就是 (0,10)

session B

只有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session A 的查询使用覆盖索引,并不需要访问主键索引,所以主键索引上上的查询不会被阻塞。

session Csession B=D

两个插入操作,都会加插入意向锁,因为间隙 (0,10)session A 锁住了,所以插入操作就会被阻塞了。

3、主键索引范围锁

例如下面的栗子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for update;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and id<11 for update;

上面这两个查询,看起来是等价的,其实他们加锁的方式是不同的,下面来分析下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and id <11 for update
insert into t values(8,8,8)
(Query OK)
insert into t values(13,13,13)
(blocked)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15
(blocked)

可以看到上面插入的 id=13 的数据会被阻塞,还有 id=15 的数据修改也会被阻塞,下面来分析下

session A

首先 id>=10 这个条件,按照加锁的基本对象首先加 next-key lock (5,10],因为 id 是主键,等值查询会退化成行锁,所以 next-key lock (5,10]就会退化成 id=10 的行锁;

同时因为是范围查询,向右查询,所以右边界会找到 15,会加 next-key lock (10,15];

所以加的锁就是 (10,15]next-key lock 还有 id=10 的行锁。

4、非唯一索引范围查询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c>=10 and c <11 for update
insert into t values(8,8,8)
(blocked)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15
(blocked)

可以看到上面插入的 id=13 的数据会被阻塞,还有 id=15 的数据修改也会被阻塞,下面来分析下

session A

按照加锁的基本对象首先加 c 的 next-key lock (5,10],因为 c 是普通索引,等值查询不会退化成行锁;

同时因为是范围查询,向右查询,所以右边界会找到 15,会加 c 的 next-key lock (10,15];

所以 session A 会加索引 c 上的 (5,10](10,15] 这两个 next-key lock

5、非唯一索引等值查询

假定目前表中的数据见下文,有两条 c=10 的数据。

mysql

来看下下面的查询栗子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c=10 for update
insert into t values(12,12,12)
(blocked)
update t set d=d+1 where id=15

可以看到上面 session Bid=12 的数据插入被阻塞了,来分析下原因

session A

查询的条件是 c=10,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到 c=10 的书有两条;

首先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所以会加一个 (c=5,id=5)(c=10,id=10)next-key lock

因为这是个等值查询的索引,索引中的等值查询,索引是唯一索引,查询的值没有找到,或者索引是普通索引 就会锁住一个范围,向右遍历最后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并将其锁住,这时候next-key lock,就会变成 Gap Lock 了,所以 (c=10,id=10)(c=15,id=15) 也会被加一个间隙锁。

所以 session A 中的锁就是 (c=5,id=5)(c=15,id=15) 的间隙锁。

mysql

6、limit 语句加锁

session A session B
begin
select * from t where c=10 limit 2 for update
insert into t values(12,12,12)

session A 中加入了 limit 查询,还是栗子5 中的插入语句,这时候 session B 的插入就不会被阻塞了。

因为有 limit 2 的限制,因此在遍历到 (c=10, id=13) 这一行之后,满足条件的语句已经有两条,循环就结束了。

因此,索引c上的加锁范围就变成了从(c=5,id=5)(c=10,id=13) 这个前开后闭区间。

所以业务中如果加入 limit 条件,能够减小锁的范围。

mysql

总结

锁大概分成三类 全局锁,表级锁和行锁。

加锁原则:

1、加锁的对象是索引,加锁的基本单位是 next-key lock,是前开后闭区间;

2、只有语句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

加锁优化:

1、索引中的等值查询,如果加锁的对象是唯一索引,这时候锁就从 next-key lock,变成行锁了,因为只需要锁住对应的一行就行了;

2、索引中的等值查询,索引是唯一索引,查询的值没有找到,或者索引是普通索引 就会锁住一个范围,向右遍历最后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值,并将其锁住,这时候 next-key lock,就会变成 Gap Lock 了,这个条件是确定加锁的右边范围;

同时,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

参考

【高性能MySQL(第3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008813/
【MySQL 实战 45 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100020801
【MySQL技术内幕】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708143/
【MySQL学习笔记】https://github.com/boilingfrog/Go-POINT/tree/master/mysql